巴特勒复出之夜再立奇功 火箭最后一口气究竟差在哪?

火勇大战G4开打前,系列赛似乎出现了有利于勇士队的风向……
一方面,是由于勇士在G3巴特勒缺阵的情况下,靠着库里经典的单核带队教学将比赛赢了下来。
另一方面,巴特勒休养过后在G4火线归来,也让勇士有了更充分的应敌底气。
此外,借着巴特勒复出的契机,科尔教练还进行了首发名单的调整,他在首节初段就排出一套小阵容,似乎也是准备用闪电战打火箭队一个措手不及。
勇士队的利好以及科尔教练的变阵,果然在开场后迅速转为比分上的实际优势。首节初段,靠着库里和巴特勒对火箭防守资源的牵制,也抓住了申京在场时火箭防守轮转的片刻迟缓,勇士队迅速在外线觅得机会。
勇士前两次进攻,球在一系列流畅转移之后都来到了追梦-格林手中,最终也都转化为了实打实的三分进球。按照常规,火箭队在战术执行时不可能对追梦的三分重点照顾,可偏偏,G4开场的这两次机会却都被追梦给把握住了。
勇士的突袭显然让火箭队有些发蒙,也让这支本就在季后赛经验上相对欠缺的队伍变得更加犹豫。
于是之后,波杰姆斯基的三分连中,希尔德的反击上篮又给火箭队新的打击,让客队在比赛打了还不到4分钟后已经2-13陷入到极大的被动当中了。
火箭队的迷茫,集中体现在杰伦-格林身上。其实,在进入这轮系列赛以后,“太子”就成为了火箭队走势的晴雨表。G2,当他火力全开轰下38分的时候,火箭队也能顺理成章将胜利收入口袋。
但G1和G3,当他的得分只有个位数,火箭的进攻运转也会随即卡壳,只能眼睁睁看着勇士笑到最后了。
来到G4,火箭开场就断电,太子也是“罪魁祸首”,期间,正是他的连续3次失误,给勇士奉送了极佳的反击机会。更夸张的是,3次失误,太子都是直接被对手抢断,其中的两次抢断还来自希尔德这种NBA圈内公认的防守软脚虾……
不过,积极的一面是,太子开局后的萎靡以及勇士队的闪击并没有让火箭队慌乱太久。接下来,火箭通过提升防守的针对性,通过有意识的对抗上强度,让比赛重新找回了自己所熟悉的肉搏战质感。
而随着勇士的失误和投篮打铁开始增多,火箭队也机敏的抓住不少快速反击和转换进攻的机会。此前三场并未在进攻端扮演主角的狄龙-布鲁克斯和阿门-汤普森,此役却成为火箭队破局的先锋。也是靠着两人在进攻端的盘外招,火箭队在次节已经将比分反超了……
但是,作为一支年轻队伍,火箭要学习的“课程”依然很多,除了开发更丰富的进攻手段,以及用更加犀利的防守去限制库里,在情绪控制上,在应对不利判罚上,他们同样需要经受考验。
随着次节比赛的推进,双方果然是越打越激动了。先是狄龙和库里在一次争抢过后斗起嘴来,狄龙没有收住脾气,而是突然恼火的伸手去抓库里怀中的篮球,结果这个过激动作引发了后续他和追梦-格林的肢体冲突。
接下来,伊森又在一次单防追梦的过程中完成断球,并导致后者失去重心狼狈倒地。可追梦还没从地上爬起来,就一通小阴招又把伊森拖入缠斗的泥潭。
坦白说,这两个回合,两队球员在动作上都不能说完全清白,但在吹罚上,最终的结果却让勇士获利了。追梦明明在与狄龙的冲突中已经吃到了技犯,却在后续拉拽伊森的回合里躲过一劫,裁判组在长时间回看录像后,决定给追梦一级恶意犯规却没并非给他第2次技犯,正是这次“艺术”的吹罚,让追梦得以继续留在场上。
理论上,将勇士拖入一种更靠身体本能去打球的乱战,是火箭队更想要的结果。
但次节的这两次关键吹罚,却与火箭的预想有些相悖,也将随后的比赛导入到了一种勇士队更加适应的消磨节奏中。
可火箭队确实足够强硬,下半场,他们继续凶狠杀伤,终于让追梦早早吃到个人第五犯,终于长时间将他钉在了板凳席上,而三节末四节初,火箭也靠着申京和亚当斯的双塔阵容,以大欺小一度又抢到了比分上的优势。
比赛就这样一直厮杀到最后一分钟,火箭靠着范乔丹的火热三分手感将比分追平,胜负悬念依然难料。
然而,在最关键的回合,火箭队再也没人站出来了,反观勇士这边,巴特勒却将自己最精华、最聪明,也最狠辣的那部分杀招拿了出来,是他用关键的罚球和篮板为球队锁定胜局。而全场都在被裁判紧盯的追梦,也在最后一个防守回合阻击了申京的攻筐。所谓的“经验”二字,所谓经验上的差距,也在最后的这几个攻防回合得到了最为生动、直接的诠释……(搜狐体育原创:波洛)